海风吹来咸腥味,阳光把沙滩晒得发烫。要是真的被困在荒岛上,与其幻想直升机救援,不如先看看身边哪些东西能帮我们活下去。老渔民常说:"会用手头的东西,比带着瑞士军刀还管用。"保命三件套潮水退去后,沙滩上留下的可不只是贝壳。这时候最需要的是能割、...
海风吹来咸腥味,阳光把沙滩晒得发烫。要是真的被困在荒岛上,与其幻想直升机救援,不如先看看身边哪些东西能帮我们活下去。老渔民常说:"会用手头的东西,比带着瑞士军刀还管用。"
潮水退去后,沙滩上留下的可不只是贝壳。这时候最需要的是能割、能挖、能防身的家伙事儿。
工具 | 核心用途 | 制作耗时 |
燧石刀 | 切割食物/制作工具 | 15-30分钟 |
竹筒容器 | 储水/煮汤 | 1-2小时 |
藤编绳索 | 搭建庇护所/捕猎 | 3-5小时 |
我在海南渔村见过老阿公用鹅卵石垒灶台,烧出来的贝壳汤特别鲜。选石头要挑纹理细密的,敲起来声音清脆的才不容易裂。扁平的当煎锅,带凹槽的做碗,圆滚滚的当锤子,海边石头至少能开发出七八种用法。
熬过前三天的脱水危险后,就得琢磨怎么过得舒服些。这时候需要些能提升生活质量的小物件。
升级工具 | 材料来源 | 使用频率 |
贝壳铲 | 巨型牡蛎壳 | 每日2-3次 |
龟甲锅 | 海龟背甲 | 每日1次 |
树皮纸 | 桦树内皮 | 每周记录 |
用干苔藓裹着烧红的木炭,塞进竹筒里能闷烧两天。这个法子是跟《怀斯曼生存手册》学的,亲测比钻木取火省力多了。记得在竹筒上扎几个透气孔,火种大小跟小拇指头差不多最合适。
西太平洋岛民会用面包树汁液粘合工具,咱们也可以学几招。上次在舟山群岛见到渔民用海螺号角当警报器,声音能传三里地。
潮水慢慢漫上礁石,远处有海鸟在盘旋。这时候要是兜里有个铁皮饼干盒,装上燧石、鱼钩和晒干的椰子肉,心里就踏实多了。沙滩上那串新鲜的野猪脚印,正好用昨天编好的藤套试试运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