那是2018年秋天,我在尼泊尔博卡拉准备徒步ABC线路。凌晨四点的客栈大堂,二十几个背包客挤在火炉边取暖,我捧着杯姜茶,看窗外的雪峰轮廓渐渐清晰。遇见老张冲锋衣摩擦的沙沙声里,突然有人用河南话喊了句:"这鬼天气,冻得跟冰棍似的!"转头看见个...
那是2018年秋天,我在尼泊尔博卡拉准备徒步ABC线路。凌晨四点的客栈大堂,二十几个背包客挤在火炉边取暖,我捧着杯姜茶,看窗外的雪峰轮廓渐渐清晰。
冲锋衣摩擦的沙沙声里,突然有人用河南话喊了句:"这鬼天气,冻得跟冰棍似的!"转头看见个五十来岁的大叔,正往登山靴里塞报纸。他自称老张,退休的中学地理老师,这已经是第三次来尼泊尔。
海拔刚过2000米,我在湿滑的石阶上踩到团牦牛粪。整个人向后仰倒时,背包像个沉重的龟壳拽着我往下坠。突然有双手揪住我的背包带,力道大得差点把我外套扯破。
事件要素 | 我的版本 | 老张事后描述 |
摔倒姿势 | 四脚朝天 | "跟翻壳的王八似的" |
救人力道 | 拽断了两根背包织带 | "使了抓小偷的劲儿" |
围观群众 | 3个德国徒步客 | "半山坡的乌鸦都惊飞了" |
老张从破旧的羽绒服内袋掏出个铁盒,里面装着茉莉花茶。茶馆老板的儿子,十二岁的拉杰,正在用树枝教我们写尼泊尔数字。木柴在土灶里噼啪作响,远处传来隐约的铜铃声。
突然下起太阳雨,雨点打在铁皮屋顶上像在打快板。拉杰跑出去收晾着的羊绒围巾,回来时头发挂着水珠,笑得露出两颗虎牙。
在海拔4130米的MBC营地,老张裹着睡袋说起往事。他女儿三年前在这条线路上遭遇雪崩,搜救队找了五天只找回相机,内存卡里最后张照片是朝阳下的鱼尾峰。
银河像条缀满钻石的河流淌过头顶,老张的声音混着风声:"这趟走完,以后就不来啦。"
物品 | 上山时 | 下山后 |
老张的登山杖 | 刻满海拔标记 | 留在女儿遇难处当路标 |
我的登山鞋 | 簇新的Gore-Tex | 鞋底粘着经幡碎片 |
共用保温杯 | 装咖啡 | 改泡酥油茶 |
返程班机起飞时,我从舷窗看见鱼尾峰的尖顶刺破云层。口袋里的山楂片已经受潮发软,包装袋上还沾着老张家自制的路线图。空姐推着餐车经过,铝制推车在气流中轻微晃动,像极了山路上颠簸的牦牛铃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