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五晚上,我在游戏论坛刷到个帖子:"如果你能炸掉学校,最想破坏哪里?"评论区瞬间冒出八百多条回复。有人想拆了数学办公室,有人要炸掉月考排行榜,还有个老哥认真画了份爆破平面图。这种集体性"反叛幻想"让我突然意识到——或许我们真需要一款能合法...
上周五晚上,我在游戏论坛刷到个帖子:"如果你能炸掉学校,最想破坏哪里?"评论区瞬间冒出八百多条回复。有人想拆了数学办公室,有人要炸掉月考排行榜,还有个老哥认真画了份爆破平面图。这种集体性"反叛幻想"让我突然意识到——或许我们真需要一款能合法释放压力的游戏。
当我开始构思这个游戏时,隔壁装修队的电钻声给了我灵感。那些穿透墙壁的震动,和游戏中拆除承重墙的音效意外契合。不过别误会,这可不是《拆迁模拟器》校园版——真正的挑战从废墟升起那刻才开始。
破坏对象 | 连锁反应 | 重建成本 |
教室黑板 | 老师改用全息投影,耗电量+30% | 200点 |
操场围栏 | 野狗入侵,获得动物伙伴系统 | 500点 |
试玩版上线时,有个玩家把图书馆炸得只剩《建筑力学》书架,结果发现重建时需要额外收集这本书才能修复房顶。这个意外催生了我们的知识回收系统——现在摧毁不同区域会掉落对应学科的技能碎片。
还记得第一次尝试重建食堂时,我把厨房安排在顶楼,结果运送食材的机器人集体坠毁。现在每次画设计图都要考虑动线规划,这比玩《过山车大亨》还烧脑。
测试组最受欢迎的居然是个扫地大妈,她会在你搞破坏时突然闪现,用拖把敲碎你的炸弹遥控器。但如果你帮她修好休息室,就能获得神秘清洁剂——这东西能溶解教导主任的假发。
有个隐藏设定我们一直没公布:如果连续三周不破坏任何设施,所有NPC会集体黑化成拆迁队,逼着你重操旧业。这个机制是为了防止玩家沉迷种田流——毕竟这是破坏与重建的游戏。
上周收到个玩家存档,他把整个学校改造成了垂直森林,每层都有瀑布生态系统。最绝的是保留了原来的月考排行榜,现在显示的是各个生态区的物种多样性指数。这种超出预期的创造,正是我们设计自由建造系统的初衷。
现在每次登录游戏,都能看到世界各地玩家重构的学校。有蒸汽朋克风的齿轮学院,有漂浮在云端的图书馆群岛,甚至有个把教学楼改造成巨型卡丁车赛道的方案。这些惊艳的作品提醒着我们:破坏不是终点,而是新生的开始。
窗外的晚霞染红了屏幕,我又点开了那个未完成的存档。这次准备把游泳池改造成水下种植园,不过得先解决承重墙上的涂鸦——那是上次爆破时,美术课代表用颜料炸弹留下的抽象派杰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