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周三加班到九点半,推开家门时发现客厅灯还亮着。茶几上摆着半包吃剩的辣条,表弟捧着手机笑得像只抽搐的土拨鼠。我凑过去一看,屏幕上是条动态:「谁能用'充电器'造个冷笑话?在线等,挺急的。」这个游戏怎么玩得满屋子冷气表弟神秘兮兮地给我展示他的「...
上周三加班到九点半,推开家门时发现客厅灯还亮着。茶几上摆着半包吃剩的辣条,表弟捧着手机笑得像只抽搐的土拨鼠。我凑过去一看,屏幕上是条动态:「谁能用'充电器'造个冷笑话?在线等,挺急的。」
表弟神秘兮兮地给我展示他的「战利品」——手机备忘录里存着237条用户投稿。原来他们公司最近在推「十万个冷笑话」UGC活动,规则简单得让人发指:
我盯着他最新创作的「充电器」段子:「为什么充电器会写小说?因为它擅长接(电)头文学。」空调明明开在26度,我却打了个寒颤。
类型 | 案例 | 杀伤力 |
谐音梗 | 为什么数学老师总去河边?他要解函数(解函数) | ★★★ |
反转梗 | 吸血鬼最怕什么体检报告?胆固醇偏低(因为没血可吸) | ★★★★ |
知识梗 | 怎么让蜘蛛闭嘴?按住它的中窝(昆虫呼吸器官) | ★★★★★ |
周三凌晨三点,坐在智能马桶上盯着「抽纸盒」主题词发呆时,突然发现冷笑话三要素:
于是诞生了当日段子:「抽纸盒为什么买彩票?想抽个SSR(游戏稀有道具)」这个梗让公司00后集体破防。
翻完《幽默心理学》才发现,原来大脑处理冷笑话时会经历三个阶段:
难怪上次用「为什么电梯爱练瑜伽?因为它要提升载(折叠)能力」能拿当日冠军,这完全符合神经学规律。
自从游戏上线,公司画风逐渐跑偏。上周五晨会,产品经理汇报时突然插入段子:「我们的新功能就像电饭煲——能让用户煲(保)住温度。」全场静默三秒后,爆发出带颤音的笑声。
最绝的是前台小妹,她把访客登记表改成段子接龙。上周来的客户在「来访事由」栏写着:「找张总讨论何以解忧(邮箱地址)」,行政部不得不紧急定制新的登记本。
窗外的知了还在不知疲倦地叫着,空调出风口微微震动。表弟突然从沙发上弹起来:「姐!今天主题词是'蚊香',快帮我想个能上热门的!」我望着茶几下的六神花露水,感觉这个夏天注定要冷得穿棉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