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3年夏天,抖音突然被各种晃动的半透明物体刷屏。22岁的杭州姑娘小雨,穿着围裙在自家厨房用电磁炉熬煮果冻液的15秒视频,意外拉开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网络狂欢序幕。一场意外走红的“厨房实验”小雨最初只是想复刻童年记忆里的玻璃糖。她在5月13...
2023年夏天,抖音突然被各种晃动的半透明物体刷屏。22岁的杭州姑娘小雨,穿着围裙在自家厨房用电磁炉熬煮果冻液的15秒视频,意外拉开了这场持续三个月的网络狂欢序幕。
小雨最初只是想复刻童年记忆里的玻璃糖。她在5月13日上传的首个果冻制作视频里,透明容器中的液体随着搅拌划出丝绸般的纹路,背景音还能听到楼下早餐店的叫卖声。这条没有任何剪辑技巧的短视频,48小时内收获27万点赞量。
评论区最早出现的“好治愈的流动感”和“突然想起外婆熬的枇杷膏”等留言,暗示着这类内容击中了都市年轻人的某种集体记忆。当小雨在第8条视频尝试用火龙果汁调出粉红色果冻时,果冻女孩的标签开始自发形成。
2023.5.13 | 发布首条果冻制作视频 |
2023.6.2 | “彩虹层”果冻教程播放破千万 |
2023.7.18 | 淘宝“同款硅胶模具”销量激增300% |
比起专业美食博主,小雨的视频带着明显的生活毛边感:
这种“厨房日记”式的记录方式,让观众产生强烈的陪伴感。中国传媒大学《2023年短视频内容生态报告》指出,这类弱策划性内容在Z世代中的接受度比精致短剧高41%。
拍摄场景 | 家庭厨房 vs 专业摄影棚 |
内容节奏 | 实时记录 vs 分镜脚本 |
用户互动 | 评论区点单 vs 固定选题 |
平台算法的助推在6月初显现威力。当小雨尝试用观众提议的蝶豆花制作星空果冻时,抖音的推荐机制将这条视频同时推送给美食、解压、手工三类兴趣用户。这种跨圈层传播直接导致话题破圈——美妆博主开始研究果冻质地与唇釉的相似性,家居账号讨论起模具的收纳技巧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小红书用户更热衷于“失败实验”。在翻车版果冻女孩话题下,超过13万条笔记记录着凝固失败的果冻液、脱模碎裂的半成品,这些UGC内容反向为主话题贡献了持续热度。
7月初,小雨家楼下的菜市场出现举着手机找机位的年轻人。淘宝数据显示,“果冻女孩同款量杯”搜索量半月增长47倍,食品级硅胶模具商家紧急将发货地改为杭州。
进入九月,话题热度出现自然回落。小雨的视频开始出现果冻蛋糕、布丁船等衍生品,最新一条视频里,她正尝试将洛神花冻切成骰子形状。窗台上的多肉已经换过两茬,电磁炉边沿多了几道使用痕迹,背景音里依然能听到楼下市场的喧闹声。
或许就像她在直播时不小心说漏嘴的那句:“明天该试试把咖啡冻成琥珀了。”厨房里的年轻女孩仍在搅拌着新的可能,而社交网络的算法齿轮,永远在寻找下一个承载集体情绪的容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