记得去年万圣节,我窝在沙发里玩《逃生2》时,因为太紧张把薯片撒了一地毯。现在回想起来,要是有老司机带路,估计能少换两次沙发套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些年被吓出来的经验,保证全是实战干货。一、打造专属恐怖空间上周我表弟来家里开黑,非要开着大灯玩《...
记得去年万圣节,我窝在沙发里玩《逃生2》时,因为太紧张把薯片撒了一地毯。现在回想起来,要是有老司机带路,估计能少换两次沙发套。今天就和大家聊聊这些年被吓出来的经验,保证全是实战干货。
上周我表弟来家里开黑,非要开着大灯玩《寂静岭》,结果全程吐槽"这游戏也不吓人啊"。第二天半夜两点他偷偷重玩,吓得连滚带爬来敲我房门——你看,环境设置有多重要。
显示器 | 27寸曲面屏>24寸直面屏>电视投屏 |
耳机 | 7.1声道>入耳式>蓝牙耳机 |
座椅 | 带扶手的电脑椅>懒人沙发>床铺 |
我哥们有个绝招:玩《生化危机7》VR版时会在脚边放个小风扇。当游戏里出现通风管道场景,就偷偷把风速调大两档——据说他女朋友就是这么被吓哭的。
去年参加游戏开发者大会时,有位制作人透露:"好的恐怖游戏就像魔术师,80%的惊吓都有迹可循"。掌握这些规律,你就掌握了免吓金牌。
刚入坑时我被《层层恐惧》虐得死去活来,后来发现这个训练方案特别管用:
第1周 | 《小小梦魇》系列(画风卡通,惊吓温和) |
第3周 | 《直到黎明》(多线叙事分散恐惧) |
第6周 | 《恶灵附身》(资源管理+战斗要素) |
第8周 | 《P.T.》(终极试炼) |
有次玩《生化危机2重制版》,我囤了8个闪光弹舍不得用,结果被暴君堵在死胡同里教做人。现在学乖了:
推荐个亲测有效的方法:遇到恐怖场景时跟着角色一起碎碎念。上次玩《港诡实录》我就全程念叨"这假发质量不错""女鬼姐姐口红色号挺好看",居然真没那么怕了。
《逃生》系列制作组曾在采访中透露,他们故意把怪物AI设计得会"假装没发现玩家"。下次看到怪物背对你时,千万别以为安全了——慢慢后退比转身逃跑存活率高73%。
窗外的月光正好照在键盘上,该是打开《面容》继续挑战的时候了。记住遇到血字墙别闭眼,试着念出声来,说不定会发现制作组埋的冷笑话彩蛋呢。